
伟大的“红船精神”一直在引领着我们伟大的事业,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,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,加快教育现代化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在我县南洞乡一所山区小学,何姣爱老师从19岁执教,她见证了我县教育发展的历程,同时也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贡献者。
南洞乡是革命老区,又是边远山区,1990年,何姣爱高中毕业后,面对村里适龄学前儿童越来越多,而师资力量短缺的困境,在村民们的请托和当时学校老师的劝说下,原本应该继续求学的她,担起了全村的希望,开始了漫长的的代课生涯。从此之后30年的教学生涯里,她从未离开过大山里的孩子。曾经的学生的孩子又成为了学生,将教育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
何姣爱老师:我的初心就是,我喜爱孩子,我热爱这份工作。读书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,要是有一天我当上老师,那该有多好啊。
教师是人民心中最光辉的职业,最具示范性的职业,传道授业,教书育人,为人师表。而教师也是最普通的人,也有向往美好生活、优质生活的愿望,在青年时代的何姣爱也羡慕过下海经商的同学朋友,但她对教育的热爱,对家乡的的热爱,让她在这个三尺讲台,一站就是三十年。
一支粉笔写春秋,年复一年燃烛光。她不负一人一校嘱托,立定全能战士姿态,用平凡生命写就不负青春不负村的拼搏之歌,坚挺起大山牛骨般的铮铮脊梁,汇聚了大山迸发铿锵力量。
何姣爱老师:因为我觉得这里是一座大山,很多年轻的老师不愿意到这里,毕竟这里交通不便,生活条件这方面也很艰苦,我就比较随和,随遇而安的这种,所以我一直在这里教学,我觉得我在这里教了这么多年,我越来越喜欢这里的孩子,孩子们也好像有点离不开我一样,孩子们把我当做他们的妈妈一样,我把他们也视如己出,在生活方面,学习方面,像对待我亲生的儿子一样的。
推进教育公平,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,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,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保障教育公平,就是保障社会起点的公平,让改革红利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“获得感”。何姣爱经历着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。
何姣爱老师: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之所以为什么要加入组织,因为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我就觉得我把党员的身份和教师身份融合在一起,更加能够把我的工作做得更好,全心全意为孩子们,为我的家乡做出贡献。
南洞乡中心校校长 朱俊雄:作为一名党员,她把教育事业,做成了一个党员示范岗,我号召所有的老师,要向何姣爱老师学习,学习她的职业操守,学习她的敬业精神,爱生如子,我们习近平主席所讲的四有老师,在何姣爱老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,很好的展现,也是新时期的三牛精神的一个很好的践行者。
30多年来,何姣爱老师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她教过的学生成了教师、厨师、护士、卡车司机……乡里的一位清华大学学子也曾经是何姣爱老师的学生。现在她带的孩子里有6个都是“二代生”。在她的抽屉里,放满了一沓沓荣誉证书,南洞乡每年都将她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。
南洞乡中心校教师:她将那里的学生一届一届的送走,带领他们走出大山,使他们用知识改变了命运。
何姣爱老师:看到一批一批的,我的学生考上了大学,当我听到他们考上什么大学,考到了重点中学,我的心里是无比的喜悦,无法形容。我就想他们走进大学,多学知识,将来回到家乡,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,回报社会。
燃炬前行,燃烧生命,何姣爱不觉间已从青葱年华,来到了年过半百的知命天年,丝丝白发悄悄掺杂缕缕青丝,活蹦乱跳已是步履蹒跚。手拿微薄薪水默默耕耘,亲切和蔼的脸上散发出来的永远是那份幸福和满足。
责编:何慧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
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
勿忘!这些数字,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
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关于越南,一图了解→
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总书记上海行|记者手记: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
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
下载APP
分享到